新競爭形勢下企業戰略風險管理
時間:2016-11-10 21:47:05 作者: 來源:
在當前經濟全球化、信息新的競爭形勢下,中國企業亟待加強戰略風險管理。風險是指在特定環境和特定時期內導致經濟損失的不確定性。它具有客觀存在性、相對可變性、可以預測性和在一定程度上的可控制性四個特征。所謂企業戰略風險管理,就是根據戰略的分析與制定、評價與選擇以及實施與控制,通過對風險的識別、評估、監控來妥善預防和處理風險所導致的損失及其后果,并盡量降低經營成本,以獲得最大安全保障的動態管理過程。
導致中國企業亟待加強戰略風險管理的因素主要是:中國企業的經營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,顧客、市場、競爭規則、競爭性質都逐漸變得激烈復雜;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、電子商務的出現,使得市場營銷某些原理受到嚴峻挑戰;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同時,必須要有相應的戰略和戰略管理才能確保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;資本經營的風險加大,使得企業的兼并、收購、控股、參股等資本擴張需要有好的戰略,否則會把自己拖垮;加入WTO后,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更需要有正確戰略作指導,規避國際市場的風險;國有企業戰略大多是在過去比較老的觀念下制定的,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風險極大,需要更新觀念,進行戰略調整;民營企業正在從第一次創業向第二次創業過渡,內部也要進行重大戰略調整。所有這些,都需要企業高度關注和加強戰略風險管理,才能保證有好的效益,避免被市場淘汰出局。
一、企業戰略風險的識別
1.企業外部環境風險的識別
國際環境風險的識別。要時刻關注世界經濟三大特點的變化,即世界經濟一體化、全球信息化、知識經濟在世界范圍內崛起的發展變化給國際環境帶來的風險。中國的市場經濟剛剛開始二十多年,中國的企業還處在工業化的中期階段,多數企業還處于世界產業鏈的末端,因此只要高端企業稍微移動幾公分,末端企業就會擺動幾千里,這就會有很大的風險,從而需要我國企業提高警覺,及時加以識別。
國內宏觀環境風險的識別。主要有三個方面:一是要關注中國經濟的周期性波動。2004年中國進入第十個經濟發展周期,這個周期有多長?振幅有多大?還很難說。整個經濟發展周期到低谷時,就會導致銀根緊縮、市場疲軟、企業業績下滑。度過低谷后進入上升期,銀行信貸放松,市場需求旺盛,企業業績就會相應提高。必須看到,經濟的波動和政治形勢的變化是緊密聯系的,無論國家還是企業的戰略,都與高層領導人的價值觀念密切相關,這是戰略非常重要的性質。因此,中國的企業家應當既是一個政治形勢分析家,又是一個經濟形勢分析家。二是要關注中國經濟的地區發展不平衡。這種不平衡再加上產業結構需要調整、收入差距在進一步擴大、人口問題還很嚴重、經濟增長方式比較落后等,都會影響企業戰略,并帶來風險。三是要關注行業環境的變化。一方面,行業內的競爭愈來愈激烈,五種競爭力量(企業之間的競爭;原材料、零部件供應的競爭;客戶的競爭;替代品的競爭威脅;潛在進入者的競爭)都在不斷變化。另一方面,行業的集中度在不斷提高,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也在不斷變化,傳統行業的利潤率在逐漸下降,新興行業的利潤率在逐漸上升。這些都會對企業的發展構成風險。
2.企業內部條件風險的識別
企業領導人及員工操守方面的風險識別。目前,相當一部分企業的高層管理者素質還不是很高,不能適應激烈競爭的要求。一些企業的高層領導陶醉于已取得的成功,對企業存在的問題熟視無睹,再加上觀念落后,不學習,耳朵里塞滿頌揚的話,聽不到批評意見,這就使企業內部蘊涵著巨大的風險。還有些企業領導者管理幅度過寬,事必躬親,不善于發揮中層干部在企業戰略貫徹、管理中的作用,什么事都要親自過問,沒有時間研究戰略,這也很危險。從管理學理論上講,正確的管理幅度是一個高層領導只能管理好自己的直接屬下7~13人,不要再越級往下管了。另外,要注重防范高層管理人員及員工欺詐違法行為造成的風險。領導崗位上的人出問題是最大的戰略風險,2004年底~2005年初,有大批上市公司的老總落馬,說明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企業的體制存在很大缺陷。
企業管理機制方面風險的識別。當前,我國大多數企業仍然停留在從經驗管理走向科學管理的階段,在研發、運作、營銷、服務、人力資源、財務管理、組織機構管理等方面,都存在相當多的問題,機制相對僵化,對市場反映不夠靈敏,決策也不夠迅速,不能適應激烈競爭的要求。這些都會帶來相應的風險。
企業核心競爭力風險的識別。企業核心競爭力可分為技術核心競爭力和管理核心競爭力兩個方面,目前相當多的企業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,這就使企業蘊涵著很大的風險。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大概需要10~15年的時間,其中有五點需要注意:第一,隱性知識比顯性知識更重要;第二,無形資本比有形資本更重要;第三,人力資本比物質資本更重要;第四,潛在的市場比現有的市場更重要;第五,外部資源的整合比內部資源整合更重要。
3.企業愿景風險的識別
企業的愿景應當回答三個問題:我們的企業是個什么企業,應該是什么企業,將來應該是什么樣的企業。最近,廣東兩位學者對我國近二百家企業進行調查,只有約1/5的企業(46家)有愿景陳述,其余4/5的企業對自己的愿景居然不清楚,而在這46家企業的愿景陳述中,只有10家企業談到應當怎樣對待顧客,10家企業關注自己的公眾形象,這很值得企業領導人深思。
4.戰略目標風險的識別
風險與企業的目標是緊密聯系的。目標定位越高,風險越大。許多企業確定戰略的時候,總希望定高指標,但如果企業超高速發展而內部管理跟不上,就會有很大的風險。同時,每一項戰略選擇也都有它相應的風險存在,需要加以識別,比如企業競爭戰略的風險識別、企業多角化戰略的風險識別、企業縱向一體化戰略的風險識別、企業集團的風險識別、企業并購的風險識別、企業戰略聯盟的風險識別等等。我們的一些企業在執行成本領先戰略的時候,僅僅注意經濟效益,不注意安全、環保、社會責任,不注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,這也是有風險的。
二、戰略管理風險的評估
風險評估包括兩個方面,一個是風險損失的程度,另一個是風險損失的頻率。風險損失的程度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。評估損失時要注意四點:一是評價戰略損失時,不僅要注意評價風險的直接損失,還要重視對風險間接損失的評價。二是對戰略風險損失的嚴重性評估,并沒有完全絕對的、客觀的標準,主要靠企業的愿景、戰略的目標和高層管理者的價值觀念,來判斷損失所造成的影響。三是評價損失時,要看到損失所持續的時間和損失規模的大小。一般來講,戰略風險損失規模是比較大的,造成損失的時間也比較長,某些后果是企業難以接受的。四是盡管戰略風險頻率很低,但只要發生一次,就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和嚴重后果。在評估損失的時候,要估計到兩類重要的數據,一個是在最壞的情況下所發生最大的損失是什么,另一個是最可能發生的最大損失是什么。
三、戰略管理風險的監控
戰略風險管理監控主要包括風險的回避、風險的轉移、風險的保留、風險損失的避免、風險信息的管理幾個方面,如果戰略風險監控不利,就會形成企業的危機。企業的領導者應該善于發現企業危機發生前的五個征兆:第一,管理者行為的征兆。譬如高層領導者獨斷專行,不信任部下,疑心很重,或領導班子不團結,積怨甚深等等。第二,競爭決策的征兆。即重大投資、經營決策失誤。第三,經營環境的征兆。經營的外部環境征兆,主要是指遭到消費者的投訴、政府的譴責、媒體的曝光等;經營的內部環境征兆,主要是指職工之間不團結,或多數職工對高層領導意見很大,甚至散布謠言,或中層管理干部紛紛要求辭職、調離等。第四,財務管理的征兆。即財務年度指標連續下滑。第五,工作場所的征兆。即工作場所管理混亂、勞動紀律松弛渙散等等。
一般來說,企業的高層領導很難發現這些危機的征兆,其原因有:一是有的企業危機往往是慢慢出現、潛移默化的,譬如中上層干部和高層領導兩條心,當面不說,背后亂說,會上不講,會下嘀嘀咕咕,第一把手在天上飛,中層干部在地上走,上下不溝通,相互之間不知道對方在想什么,危機萌發,卻很難發現。二是有些企業家把企業看作是自己的孩子,感情很深,而感情越深,越看不到企業存在的危機。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看優點多,看缺點少,會形成溺愛,害了孩子的前程。企業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,企業家對自己的企業更要有非常理性的認識,絕對不能帶有很強的感情色彩把企業看作自己的孩子。三是危機往往在領導班子內部和企業外圍的周邊環境兩個地方出現,容易被忽視。四是有些高層領導沒有看到環境在變化,陶醉于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,不能與時俱進,開拓創新。
四、加強企業戰略風險管理的措施
中國企業加強戰略風險管理,應該注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:第一,理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,建立規范的戰略決策程序,形成規范、良好的治理環境;第二,在企業內部建立起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,提供戰略風險管理的組織保證;第三,完善企業戰略風險管理體系,形成戰略風險管理目標、職能部門風險管理目標和員工風險管理目標的三級目標管理體系;第四,有效識別、評估、監控戰略管理的風險,降低企業戰略失敗的可能性以及業績表現的不確定性;第五,建立合理的戰略決策流程和內部控制制度,根據戰略決策流程,明確信息的溝通途徑,保證信息的準確性、及時性、有效性及保密性;第六,設計合理的組織架構,使管理層能夠隨時監控戰略管理實況,將戰略風險管理和監控落實到各職能部門和每個員工,使每位員工認識到戰略風險管理是員工的共同責任,而并非管理層單方面的責任,實行全員的風險管理;第七,確定內部審計在公司的重要地位,明確內部審計組織架構和管理體制,完善內部審計流程;第八,增強企業戰略管理風險意識,建立企業風險管理文化。
目前,一個企業領導者要搞好一個企業,必須抓住五樣東西:一是須要有戰略管理,而且做好戰略風險管理。二是要有核心競爭力,不形成核心競爭力,企業就要完蛋。三是要有適當的速度,而不是超高速度。適當的速度表現在四個方面:學習的速度要比競爭對手快;對市場反映的速度要比競爭對手快;創新的速度要比競爭對手快;在外部環境、內部條件允許的條件下,企業發展的速度盡量快一點。四是要講究誠信,重合同,守信譽,不生產假冒偽劣產品,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。五是要把國有企業的行為和政府的行為相區分,企業的行為和政府行為是有所不同的,凡是在紅頭文件中沒說可以做,也沒說不可以做的事,政府就不能做,而企業在遵守憲法、法律、法規的前提下,只要對企業有利就可以做。因此,企業領導者要認真鉆研中央文件,認真學習中央領導的講話,善于在危機中抓住機遇,這是具有企業家精神的體現之一。
注:本文摘編自作者在“2005年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”上的演講,未經本人審閱,僅供參考。
(作者: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劉冀生)